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眼光光,望天光?從中醫角度解讀失眠

「個腦好似24小時開OT,明明個人攰到散,但一瞓落床就眼光光到天光……」年過五十的陳女士道出無數香港人的心聲。身為處事幹練的專業人士,她卻被持續半年的失眠困擾,生活品質在不知不覺中下滑。

對失眠者而言,夜晚不再是休息的港灣,而是思緒紛飛的戰場。深夜時分,身體雖已極度疲憊,大腦卻像停不下來的陀螺,工作壓力、家庭瑣事在腦中盤旋不去;白晝來臨,精神渙散,記憶力如同蒙上薄霧,工作效率大受影響。情緒如繃緊的琴弦,容易煩躁動怒,事後又深感懊悔。面容日漸憔悴,精力每況愈下,整個人彷彿提前步入衰老。這已不僅是睡眠問題,更是身心失衡、生活品質全面下降的警訊。

從中醫角度分析,陳女士的狀況是典型的「心腎不交」兼「肝鬱化火」。人體的「心」如燭火,本應下溫「腎水」;而「腎水」也需上濟「心火」,形成「水火既濟」的平衡狀態,方能安然入眠。若長期耗神勞心,導致腎陰不足,無法制約心火,就會產生虛火上炎,擾亂心神,影響睡眠品質。加上都市生活壓力大,肝氣容易鬱結,氣鬱化火,如同火上加油,讓失眠問題雪上加霜。

早在東漢時期,《傷寒雜病論》便記載:「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這正是針對心煩失眠的經典方劑。黃連阿膠湯專門處理「身體虛弱卻火氣旺盛」類型的失眠,方中運用阿膠、蛋黃滋養陰液,配合黃連、黃芩清瀉火氣,待身體虛火消退,陰液充足,心神自然安定,便能重獲安眠。

透過中醫的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從根本調和臟腑氣血,讓亢奮的陽氣得以收斂,虧虛的陰液得以滋養,才能回歸「陽入於陰」的自然生理節律,重新獲得應有的優質睡眠與健康光彩。


關於作家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