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拗手瓜運動的推廣困局與未來展望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在運動項目多元化的今天,拗手瓜,這項在不少人眼中充滿地道色彩的比賽,正努力尋求其在主流體系中的一席之地。然而,這項運動的推廣之路顯然並不平坦。近日,我們專訪了拗手瓜推廣者向柏榮先生,深入探討拗手瓜運動在香港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拗手瓜運動的現狀:不主流的困局

「拗手瓜在2025年將成為奧運項目的一部分。」向柏榮先生的開場話語引人注目。然而,這項運動雖然已經進入國際舞台,但在本地的推廣仍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去過很多傷健青年總會和學校,舉辦活動,讓學生們體驗拗手瓜,但大部分人只參與當下,活動結束後便不了了之。」向先生坦言,拗手瓜的推廣不像其他主流運動那樣順利,因為它仍未被視為一項主流的體育活動。

他指出,許多學校及機構的態度是觀望式的:「他們覺得等你成功了再來參加,這種心態讓我們難以進一步推廣。」甚至有些學校雖然願意嘗試,但只是流於形式。「比如有學校買了拗手瓜桌子給學生練習,但他們根本不懂怎麼正確地拗手瓜,我們被邀請去教,但當我們提出開設興趣班時,他們就拒絕了。」

這樣的情況導致推廣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缺乏足夠的認可和參與,讓這項運動難以真正走進主流學校,也無法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對比:打拳運動的成功經驗

在談到拗手瓜推廣困難的同時,向柏榮先生分享了另一項運動的成功案例——打拳。「我在2004年開始教打拳,那時候也沒人願意學,但現在每間學校都想開班,因為打拳已經變成了一種主流運動。」他認為,打拳能夠成功進入學校體系,得益於其完整的制度配套,比如升段制度和專業比賽規範。「學校之間會有一種競爭心態,覺得別的學校有這個運動,我們學校也應該有。」

相比之下,拗手瓜運動缺乏類似的制度性支持。向先生提到,他們每月都有舉辦比賽,但學校和學生的參與度始終不高。「我們希望學校能先學會這項運動,然後自行舉辦比賽,甚至與其他學校進行聯賽,但這個想法目前還難以實現。」

東洋搏擊:制度化的啟示

除了拗手瓜和打拳,向柏榮先生還提到他目前教授的另一項運動,日本東洋搏擊。「這項運動有升段制度,還有專門的制服,配套非常完整,加上四十年的歷史背景,讓它更容易被學校接受。」他認為,像東洋搏擊這樣具備完善制度的運動,更容易被納入主流學校的體育課程中,因為它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和延續性。

推廣的下一步:尋求突破與創新

儘管困難重重,向柏榮先生對拗手瓜的未來仍然抱有希望。「我們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準備好了,現在缺的只是有人引薦我們進入主流學校。」他表示,未來的推廣方向可能需要更多的合作與創新,比如結合其他運動或舉辦更多跨校聯賽,來吸引更多的參與者。

最後他也提到,推廣運動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需要改變人們的觀念。「當初打拳也是這樣,從不被看好到現在的流行,拗手瓜或許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結語

拗手瓜運動的推廣正處於艱難的起步階段,但正如所有曾經的新興運動一般,只要具備足夠的熱情與堅持,並找到適合的推廣模式,它也有可能成為下一項流行的主流運動。在向柏榮先生的努力下,我們期待這項運動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真正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hand-twisting-exercise/。歡迎轉載。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專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