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Karo Mak:用一雙手,連結故事與希望的橋樑

當我們談論社會轉變與共融,許多人會想到政策、資源或大型機構的推動,但KaroMak的做法卻截然不同。他沒有華麗的頭銜,也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只有一間小小的餐廳、一雙願意付出的手,以及一份對人群的深切關懷。從煮食、造紙到帶領特殊教育學生參與社會,他一步步實踐著「用行動說故事」的信念。

從餐廳走出來的社會行動者

Karo的起點,其實是經營一家餐廳。一開始,他並沒有太多遠大的規劃,只是想專心把餐點做好。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意識到,餐飲不只是生意,更可以成為連結社會、幫助他人的橋樑。

他開始主動與附近的學校聯絡,邀請學生來餐廳幫忙洗碗、學習工作流程。這些學生大多來自特殊教育背景,對Karo來說,他們與其他人沒有不同,只是需要更多一點理解與引導。這樣的合作,不僅讓學生們獲得寶貴的實習經驗,也讓他的餐廳逐漸轉型為一個有社會使命的空間。

當我們談論社會轉變與共融,許多人會想到政策、資源或大型機構的推動,但KaroMak的做法卻截然不同。他沒有華麗的頭銜,也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只有一間小小的餐廳、一雙願意付出的手,以及一份對人群的深切關懷。從煮食、造紙到帶領特殊教育學生參與社會,他一步步實踐著「用行動說故事」的信念。

一張環保紙的背後,是一次次的陪伴

除了餐飲,Karo還投入了一項與他專業完全無關的創作,手工環保紙。這項技術,他是從零開始學起。當初是因為太太支持他的想法,幫他買齊了所有材料,才正式展開這段旅程。起初的學習過程並不順利,網上資料零碎難懂,他靠著一次次嘗試才終於做出第一張像樣的環保紙。如今,他已經能製作出質感細緻的水彩紙,甚至能用回收的A4紙、傳單製成獨一無二的紙張。

這些紙張不只是產品,更成為他與庇護工場、特殊學校合作的媒介。他把這份技術帶進工作坊,讓不同能力的學員都能參與其中。他發現,即使年僅三歲的小朋友,也能參與其中。這些經驗讓他深信,只要願意嘗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活動、工作坊、探訪,每一步都走得真誠

Karo並不只滿足於製作紙張,他更希望把這些故事帶給更多人。於是,他開始設計結合教育與體驗的社區活動。例如參觀庇護工場、製作環保紙的工作坊,甚至結合探訪與創作,設計出一日行程的體驗活動。他發現許多家長團體對這些活動反應熱烈,甚至主動幫忙組團,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些活動不只有趣,更讓參加者親身體會不同族群的生活與努力,打破社會的刻板印象。

他計劃在十月舉行一場新的活動,預計招募二十位參加者,一起到庇護工場參觀、互動,並舉辦環保紙製作班。活動費用部分會作為對庇護工場的支持。未來,他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每月舉辦十到二十場,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當我們談論社會轉變與共融,許多人會想到政策、資源或大型機構的推動,但KaroMak的做法卻截然不同。他沒有華麗的頭銜,也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只有一間小小的餐廳、一雙願意付出的手,以及一份對人群的深切關懷。從煮食、造紙到帶領特殊教育學生參與社會,他一步步實踐著「用行動說故事」的信念。

從個人力量到企業合作的可能

隨著影響力逐步擴大,Karo開始思考如何與更大的資源連結。他正在設計一個提案,希望邀請企業參與,透過支持他的活動,實踐企業的ESG責任。他指出,這些活動本身就結合了環保與社會關懷,正好符合許多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需求。他已經與一些業界人士接洽,也表示願意協助他對接相關資源。

Karo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他願意一步一步來。哪怕只是一兩間企業願意支持,也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我們談論社會轉變與共融,許多人會想到政策、資源或大型機構的推動,但KaroMak的做法卻截然不同。他沒有華麗的頭銜,也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只有一間小小的餐廳、一雙願意付出的手,以及一份對人群的深切關懷。從煮食、造紙到帶領特殊教育學生參與社會,他一步步實踐著「用行動說故事」的信念。

初心不變,人與人之間的同理與共鳴

回顧這幾年的經歷,Karo一直有一顆想幫助人的心。早年從事零售業時,他就曾聘請過SEN青年,在日常工作中給予他們機會與信任。他相信,只要給他們一個舞台,他們也能做出成績。他曾經聘請一位因體型而被忽視的女孩,在他身邊工作了一年,表現完全沒問題。這段經歷讓他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願意多一點耐心,多說幾句話,就能看見這群人身上的價值。

如今的他,餐廳依舊營運穩定,門市也已經開了將近一年。他持續與學校、機構合作,把社會責任融入每一道菜、每一張紙、每一場活動中。他不只是在經營一間店,而是在經營一份關於人、故事與希望的連結。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