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世界裡,女性創辦人早已不罕見,但若將「媽媽」這個身份放在創業的舞台上,往往多了幾分堅韌與柔情。李春燕(Sheron),一位同時肩負母職與創業責任的女性,走出了一條屬於無數媽媽的共鳴之路,她創立了一個由媽媽組成的社群,從最初的幾人小組,發展成為一個具影響力、富有使命感的支持平台。

從四人到百人:媽媽的力量悄悄壯大
「最初我們只有四個人。」Sheron回憶起初創時的畫面,語氣中仍藏著一絲不敢相信。「後來因為疫情和社會變化,一度跌到只剩八個人。但我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群組,它是很多媽媽的依靠。」
她觀察到,許多初創媽媽面對的不只是創業挑戰,更是信心的缺失與資源的貧乏。她選擇重新設計聚會的方式,例如安排在平日早上11點至下午1點之間進行,避開家庭與工作衝突,讓媽媽們能夠安心參與。「我們不希望她們覺得參加活動是負擔,我們希望她們知道,這裡是她們的能量補給站。」

疫情下的堅持與創新
疫情來襲,很多人選擇暫停、放棄,Sheron卻選擇堅持與轉型。「我們早在疫情前就開始用Zoom,那時候其實還沒很多人用這個工具。」她笑說。透過線上平台、社群通訊軟件,群組保持聯繫,支撐彼此。
漸漸地,原來的小組發展成四個分會,並準備建立第五個。每個分會約有二、三十位媽媽,大家不只是來參加活動,而是在這裡找到成長的機會、事業的啟發與心靈的依靠。

使命感的覺醒:十年的重新定位
Sheron坦言,當自己步入人生的中段,開始思考餘生的價值與方向。「我問自己,還有十年的拼搏時間,我想用來做什麼?」後來,她找了一位教育界教授一起釐清方向,發現「發展媽媽與婦女」原來是她內心真正熱愛的使命。
這不只是個人志趣的實踐,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更多媽媽看見自己的價值,無論是創業、成長,還是單純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雙軌支持的新模式
Sheron的社群分為兩個板塊:Business媽媽群(B for Business)與Member媽媽群(M for 媽媽或Member)。
Business板塊支援初創媽媽們學習槓桿思維、發展自己的生意
Member板塊則聚焦在自我成長與情緒支持。
「我們遇過有社交恐懼的媽媽,剛進來時不敢說話,但一年後,她竟然可以站在台上介紹自己的業務,還能主動和陌生商家合作。」Sheron語帶感動地說。
這樣的轉變,讓她更加相信,這個平台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用媽媽的角色,為社會注入溫度
除了支持個人,Sheron也積極帶領群組參與社會公益。她提到一個特別的活動:「Mawafa」媽娃花,媽媽們在藝術治療師的引導下,畫出心中的「後花園」,釋放情緒與壓力,並將作品展出,與不同背景的女性媽媽交流共融。
此外,她們也舉辦捐血活動,將「媽媽」的角色延伸成一種生命教育:「我們希望讓孩子知道,捐血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種愛的傳承。」


結語:讓媽媽閃耀,讓社會看見希望
Sheron用她的方式,點燃了一束光,那束光源自媽媽內心的力量,也照亮了其他正在掙扎、尋找方向的女性。
她說:「我不是要做一個很大很強的組織,我只是希望,當一個媽媽走進來,她能感受到,她不是一個人。」
這就是Sheron,一位用心、用愛、用行動改變世界的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