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特殊教育需要(SEN)相關議題逐漸引起關注,特別是在「及早識別」和減少污名化方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今天,我們有幸訪問到鄭月嫦Jessica,一位年輕而充滿熱忱的活動總監,也是「特殊教育青年會」的核心成員之一。Jessica 正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職業治療學榮譽學士學位,將她的專業知識與社會使命結合,致力推廣SEN的認知與支援。我們將一同了解她如何在學術與實踐中尋找平衡,並推動社會對SEN群體的接納。

初衷與使命:特殊教育青年會的誕生
「特殊教育青年會」是香港首個由青年發起的特殊教育需要(SEN)社企,目標是填補現時社會對SEN認知不足的空隙。Jessica 提到,現時許多潛在的SEN學童因未能及早識別問題,錯過了黃金介入期,這不僅影響學童的學習表現,也對其長遠的個人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SEN學童,往往因缺乏資源和文化資本而得不到應有的支援,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甚至加劇跨代貧窮的問題。
Jessica 說道:「我們希望透過凝聚青年力量,在校園內外推廣有關SEN的資訊,提升社會大眾,特別是低收入階層對SEN的認知。」她強調,青年會的理念是以「同行」而非「同情」的方式,透過普及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概念,消除對SEN的污名化,並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更具理解和包容的支援。

專業與熱忱的結合:從職業治療到活動策劃
作為一名職業治療學的學生,Jessica 的背景為她在推廣SEN資訊的工作中提供了專業的視角。她解釋道,職業治療廣泛涵蓋骨科、精神科和兒科領域,而她對精神科與兒科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領域中涉及了大量SEN兒童的支援工作。「職業治療的重點是針對個體,採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干預和治療。我希望透過接觸更多不同的案例,學會更有創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援。」Jessica 說道。
她目前在青年會中主要負責計劃管理與活動策劃,例如與各大專院校合作舉辦講座和活動,推廣SEN的相關資訊。她分享了最近的一次經驗:「最近我主力協調二月份的一場活動,負責整個演說流程的設計與組織。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把SEN的概念帶進更多人的視野中,也讓更多青年人參與其中,成為推動改變的一部分。」
面向未來:學術與實踐的雙軌發展
談及未來,Jessica 表示,她的短期目標是專注於學術研究,並希望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能發表與SEN相關的學術論文,進一步加深對不同案例的理解。同時,她也希望在實習與訓練中累積更多實戰經驗,為日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治療師打下基礎。
「作為職業治療師,我的工作是針對每一個個案,找出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可以運用更多創新的方法,幫助每一位病人實現最大的進步。」Jessica 認為,無論是在學術還是實務上,創意與實踐的結合是她未來努力的方向。

結語:同行的力量,推動社會改變
Jessica 的故事不僅展示了一位年輕職業治療學學生對SEN群體的熱忱,也展現了「特殊教育青年會」作為一個青年主導的社企,如何以實際行動推動社會改變。她以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基礎,結合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致力於為SEN學童創造更平等與包容的環境。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我們希望讓社會明白,SEN群體不需要同情,而是需要更多人同行。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去支持他們發揮潛能,並讓所有人都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相信在她的努力下,SEN議題將會在香港社會中掀起更多的關注與討論,而更多的SEN學童能夠在適切的支援下茁壯成長,開展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discover-the-power-of-special-education/。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