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馮健華律師:讓法律專業成為社會的力量

談起律師,很多人會想起法庭、合約、訴訟。但對馮健華律師(Franky)來說,法律不只是職業,更是一種可以幫助他人的工具。他沒有走什麼不一樣的路,只是在同樣的律師崗位上,用心多做了一點,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本來遙不可及的法律支援。

談起律師,很多人會想起法庭、合約、訴訟。但對馮健華律師(Franky)來說,法律不只是職業,更是一種可以幫助他人的工具。他沒有走什麼不一樣的路,只是在同樣的律師崗位上,用心多做了一點,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本來遙不可及的法律支援。

用平台連結法律與需要

CLIX 是一個連結律師與非牟利機構(NGO)的義務法律服務平台。當NGO需要法律支援時,便會透過平台發出請求,而律師則可以自願回應。

Franky就是這樣開始了他的義務法律服務。他曾幫助不同NGO機構舉辦「平安三寶」講座,例如他為一所位於深水埗NGO的義工們講解如何與長者討論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等議題,協助他們在探訪過程中更安心地支援長者。他也為一間與與性別議題相關的NGO提供勞工合約及獨立服務提供者合約撰寫、私隱聲明、員工守則等實務協助。

法律,其實不應該那麼遙遠

Franky最關心的,是「法律服務的可接觸性」。他發現,很多人並非不想了解法律,而是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也不知道自己問的問題是否「對」。

「有時候長者問的問題,其實水準很高,只是缺乏一個可以理解的語言和平台。」他說。

他會用新聞、娛樂圈故事甚至生活化的例子來引導長者深入淺出理解法律知識,並強調重點。「他們會記得,會思考,甚至提出更多問題。」這樣的互動方式,不僅讓法律變得親切,也讓參與者感受到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被重視,獲得解決。

在青少年服務種下可能的種子

除了NGO服務,Franky還積極參與青少年的服務,尤其是透過他在一個國際性服務團體的角色,為來自基層的學生創造律師樓實習的機會。「現在學生都很早就要規劃將來,但如果沒有人脈,根本連申請都沒有機會被看到。」他提到,有些學生甚至穿著校服來實習,因為沒有合適的衣服,「我便帶他們去選購及贈送襯衫給他們上班,讓他們可以自在地參與工作。」這樣的細節,對學生而言是尊重與鼓勵。更有學生因此立志讀法律,甚至請他寫推薦信申請海外及本地大學,結果獲得四個法律學院的取錄。

「其實我們出一點點力,他們的人生可能會多一個選擇。」

談起律師,很多人會想起法庭、合約、訴訟。但對馮健華律師(Franky)來說,法律不只是職業,更是一種可以幫助他人的工具。他沒有走什麼不一樣的路,只是在同樣的律師崗位上,用心多做了一點,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本來遙不可及的法律支援。

一點專業的分享,一份長遠的影響

「我們不是在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剛好有能力,就多幫一點。」馮律師淡淡地說。

但這些「一點點」的事,卻正正是一個專業人士對社會的溫柔回應。讓法律變得不再高高在上,讓學生看見未來的可能,讓NGO的服務更完善——這些正是專業的真正價值所在。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