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麥承卓老師:從病童到教育者,一段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旅程

五歲半,別的孩子還在追逐玩樂,麥承卓老師(Ivan)卻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那年,他突發高燒、紅疹不退,要在病房和病魔作一段很長的搏鬥,被迫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幸運的是,他戰勝了病魔。一所小學的校長為他保留學位,讓他康復後能夠重返校園。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成為他日後理解生命、珍惜機會、願意助人的起點。

五歲半,別的孩子還在追逐玩樂,麥承卓老師(Ivan)卻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那年,他突發高燒、紅疹不退,要在病房和病魔作一段很長的搏鬥,被迫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幸運的是,他戰勝了病魔。一所小學的校長為他保留學位,讓他康復後能夠重返校園。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成為他日後理解生命、珍惜機會、願意助人的起點。

成績起伏,課外世界的啟發

Ivan的學業並非一路順風。他在小學三年級開始當風紀,成績不錯,但升上四年級後成了轉捩點,數學或英文常有不及格。他開始參加足球隊、乒乓球隊,星期六也上網球、游泳、童軍等課外活動。那時的家長並不強求他唯讀書是從,反而鼓勵他多方面發展。

升中失意,他未能如願升入心目中的中學。那裡的學習風氣與他小學時的競爭環境大不相同,讓他一度感到格格不入。儘管努力想轉校,卻未能成功。會考成績也未如理想,於是他終於答應父母的建議,到英國升學。

五歲半,別的孩子還在追逐玩樂,麥承卓老師(Ivan)卻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那年,他突發高燒、紅疹不退,要在病房和病魔作一段很長的搏鬥,被迫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幸運的是,他戰勝了病魔。一所小學的校長為他保留學位,讓他康復後能夠重返校園。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成為他日後理解生命、珍惜機會、願意助人的起點。

英國留學:重新認識自己

在英國,他選修了五科A-Level,並於大學主修社會學。離鄉別井的經歷,讓他看見世界的多樣,也迫使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我知道自己不喜歡坐定定,不喜歡文書工作,將來的工作不應該只是賺錢。」Ivan說。於是,他在每年暑假回港實習,銀行、律師行、會計公司,都試過,但沒有一樣真正讓他感到滿足。直到有一天看了一個生命故事,他心中被深深觸動,生命的重量與溫度,讓他更堅定要選一條「幫人」的路。

五歲半,別的孩子還在追逐玩樂,麥承卓老師(Ivan)卻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那年,他突發高燒、紅疹不退,要在病房和病魔作一段很長的搏鬥,被迫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幸運的是,他戰勝了病魔。一所小學的校長為他保留學位,讓他康復後能夠重返校園。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成為他日後理解生命、珍惜機會、願意助人的起點。

教育與社工的拉扯

大學畢業後,Ivan回港,在一間小學擔任英文支援老師,同時攻讀社會資源碩士學位。但由於課程未能註冊為社工,加上教學工作繁重,他最終中途離開。後來他轉讀浸大的青少年輔導碩士課程,繼續摸索生命的方向。

他坦言,自己曾許下三個願望:取得教育文憑優異成績、當上副校長、以及獲得行政長官頒發的教師獎。雖然現實未如所願,但這些夢想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五歲半,別的孩子還在追逐玩樂,麥承卓老師(Ivan)卻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那年,他突發高燒、紅疹不退,要在病房和病魔作一段很長的搏鬥,被迫按下人生的暫停鍵。幸運的是,他戰勝了病魔。一所小學的校長為他保留學位,讓他康復後能夠重返校園。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成為他日後理解生命、珍惜機會、願意助人的起點。

一位老師的初心

Ivan回憶,一位副校長啟發了他。那位老師不僅35歲就當上副校長,更以風趣生動的方式教學,讓學生愛上學習。這讓他萌生一個念頭:「我也想成為這樣的老師。」

他說:「我讀書不厲害,但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經歷,幫助基層學生改變命運。」教育,不只是課本知識,更是生命的影響。他希望透過教學,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讓他們相信: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擁有選擇的權利。

寫在最後

麥承卓老師的故事,不是一路順遂的成功學,而是關於跌倒、迷失、再站起來,並選擇「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的歷程。他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一顆想要幫助別人的心。

也許,他沒如願早日成為副校長,但他早已在許多孩子的生命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這樣的老師,值得我們記住、學習、敬佩。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