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從橋底義診到社區中心|朱國棟醫師

朱國棟醫師,多年來投身醫療服務,致力推廣社區健康教育與培育專業中醫人才。他的行醫之路,不僅是專業的展現,更是一段深耕基層、以心為本的故事。

朱國棟醫師,多年來投身醫療服務,致力推廣社區健康教育與培育專業中醫人才。他的行醫之路,不僅是專業的展現,更是一段深耕基層、以心為本的故事。

橋底義診的起點

朱醫師的公益旅程,始於社會底層的需求。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義工,利用有限的資源,在橋底搭建起臨時診所,為基層社群提供免費中醫診療服務。這些診療活動涵蓋夜診與週末診療,每月數次,吸引了來自不同地區的患者,包括土瓜灣、牛頭角、甚至步行數公里而來的居民。

然而,在這些義診過程中,朱醫師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基層病患的需求遠超出義診的能力範圍。由於場地限制,診療次數有限,許多病患的後續跟進治療無法有效展開。這種情況讓朱醫師開始思考,是否能找到一個固定的場所,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朱國棟醫師,多年來投身醫療服務,致力推廣社區健康教育與培育專業中醫人才。他的行醫之路,不僅是專業的展現,更是一段深耕基層、以心為本的故事。

社區中醫中心的誕生

朱醫師是一位行動派,想到就做。他開始尋找適合的場地,從太子到欽州街、公園等地,都曾經是他的考察目標。經過多番奔波,他最終在深水埗楓樹街3號地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並將其命名為「香港健康協會-惠民中醫善堂」。

最初,面對場地租金與裝修費用的壓力,朱醫師也曾猶豫不決。業主開出的租金雖接近兩萬元,但朱醫師與業主協商,成功將場地分成兩部分,減少負擔。同時,他依靠義工團隊的幫助,親力親為地進行裝修,從油漆到基礎設施,儘量節省開支。

在資金方面,朱醫師面臨的挑戰更為艱難。租金、保證金、裝修費用等無不需要資金支持。在最初的幾個月裡,他向會員與支持者發出籌款呼籲,最終籌得足夠的資金來支付頭幾個月的租金與開業費用。然而,朱醫師也清楚,這樣的模式並非長久之計。為了確保中心的持續運營,他必須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

基層醫療的堅守

「惠民中醫善堂」的成立,是朱醫師多年基層醫療經驗累積的結果,也是他對社會責任的堅守。這個中心不僅為基層病患提供診療服務,更成為一個健康教育的平台。朱醫師希望,通過這個中心,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中醫的價值,並以此為基礎,培養更多專業的中醫人才。

儘管資金與資源的限制讓這段旅程充滿挑戰,但朱醫師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初心,事情總會有轉機。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小小的中醫中心,成為了社區居民的健康守護者,也成為基層醫療的一道光。

朱國棟醫師,多年來投身醫療服務,致力推廣社區健康教育與培育專業中醫人才。他的行醫之路,不僅是專業的展現,更是一段深耕基層、以心為本的故事。

從行動到影響

朱國棟醫師的故事,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力量。他不僅是中醫的實踐者,更是一位社會關懷的推動者。他的勇氣與行動力,讓我們看到了基層醫療的可能性,也提醒我們,真正的醫術不僅在於治病,更在於關懷與陪伴。

在談及未來時,朱醫師表示,希望「惠民中醫善堂」能夠持續發展,不僅服務於當地居民,還能成為更多中醫師實踐與學習的平台。這不僅是一個人的夢想,而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惠民中醫善堂的故事還在書寫,而它的每一頁,都是基層醫療的縮影,也是社會溫暖的真實寫照。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