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生活裡,總有人以不平凡的堅毅走過風雨。葉潔儀小姐,一位曾經歷重病折磨的女性,如今站在陽光下笑著說:「我跑過10公里了,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做到。」這不只是一次身體的挑戰,更是一場的重建。她的故事,是一段從病榻走向跑道的生命旅程,是一曲關於堅持與希望的樂章。

平凡歲月,不凡起點
葉小姐原本過著平淡的生活。早年做文職工作,亦曾從事股票業、律師行等不同職位。婚後育有子女,人生一度步入穩定。直到一次小意外中,一根手指受傷,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其後,她轉而投身醫院工作,成為病房助理,負責照顧病人及處理各項雜務。雖然工作繁忙,但她的生活因此變得踏實而充實。
誰知命運總在不經意間悄然轉彎。2022年,她確診新冠肺炎,原以為只需隔離幾天便能痊癒,未料兩天後身體開始出現異樣——手部腫脹、發炎,痛楚日益加劇。起初僅懷疑是類風濕關節炎,但情況未有改善。一個月後,終於確診為罕見的自身免疫疾病——「皮肌炎」。

病魔突襲,身心俱疲
皮肌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葉小姐的情況更屬嚴重,導致十隻手指中有八隻潰爛。她的體重從148磅暴跌至僅剩100磅。最終,她不得不住院接受長達三個月的治療,包括五次血漿置換療程,甚至要在頸部插針換血。
住院期間,她曾經情緒崩潰,甚至擔心自己會就此離去。醫生告訴她,當時全港只有三位患者患上這種病,其中一人已因病毒感染去世,一人僅能勉強控制,而她是第三位。但葉潔儀沒有被打倒。相反,她決定「活得像個人」。她堅持自己在醫院鋪床、主動調整作息,「我以前在醫院工作,我知道病人如果放棄自己,情況只會更壞。」

從康復到重生:跑步與雙節棍的奇蹟
出院後,葉小姐花了半年時間休養。康復的路不容易,她曾試圖重返工作崗位,但身體和精神壓力讓她最終選擇辭職。「工作壓力太大了,連命都保不住,賺多少都沒用。」
她開始尋找生活的新方向。朋友介紹她參與社區中心的活動,她學習了詠春、雙節棍,後來又報名參加跑步班。從未跑過長跑的她,竟然在短短數月內完成了兩次10公里的比賽。「我以前從沒想過自己會跑步,更別說10公里。」她笑說,「但我做到了,還完成了2次3公里比賽。這些是我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

跑步,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自己
葉小姐之所以踏上跑道,背後有一個更深的原因——她希望與女兒修復關係。
曾經,女兒因一些問題離家出走兩年,對家庭充滿失望與隔閡。「我病的時候,我媽去世了,她都沒回來。我曾想過,如果我死了,她會不會也不回來。」那段時間的失落與無助,讓她幾乎絕望。但葉小姐沒有放棄,她選擇以行動傳達母親的愛。
她開始跑步,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有一天能親眼看見女兒結婚、生子——活著,為了見證女兒人生的重要時刻。跑步,成了她對女兒無聲的呼喚與堅持。後來,她們一起參加跑步嘉年華,一起訓練。「我很開心,她肯回來,關係也慢慢修復。我覺得對孩子,父母願意為他走出一步,他們會感受到愛。」
回饋社區,發現生命的意義
康復後的葉小姐,不只改變了生活節奏,也開始回饋社區。她參與「照顧者友善社區」計劃,協助籌辦活動,也為社工提供創意建議,甚至重新拾起十多年前學過的油畫技巧。

她還加入了「猛龍長跑隊」,擔任視障人士的輔助義工,協助他們由港鐵站到熱身地點。雖然自認跑得不夠快,但她願意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踏出第一步,實踐傷健共融。「我以前以為自己幫不了人,但現在我知道,只要願意伸出手,就有人會被你點亮。」

樂齡生活,活得更精彩
如今的葉小姐,積極參加樂齡會的活動,無論是唱歌、雙節棍表演,還是義工支持,她樂此不疲。她說:「我雖然是樂齡薈的新會員,但覺得這裡很值得參與。大家都很熱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孤單的人。」

結語:活著,就值得驕傲
葉小姐的故事沒有戲劇性的轉折,卻有無數動人的細節。從病榻走到跑道,從孤單到重新與家人連結,從被照顧者到成為照顧者,她用一雙手,重新抓住了人生的方向。
她說:「人不能一開始就說自己不行。真的要試過,才知道原來自己做得到。」
這樣的人生,不只是康復,更是重生。這樣的故事,不只是感動,更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