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產後護理培訓學院任教多年,Angel老師以豐富的經驗和細膩的技巧,幫助無數新手媽媽走出哺乳和產後調理的困境。在一次訪談中,Angel老師深入分享了她對產後護理的見解,讓人對這個專業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不只是照顧媽媽與嬰兒
Angel老師指出,這個職業不僅僅是照顧嬰兒和媽媽,還需要關注家庭其他成員(如婆婆、丈夫等)的需求以及他們對坐月期間的飲食和行為習慣的影響。
她特別強調,每位媽媽都需要量身定制的護理方案。例如,Angel老師會為每位產婦記錄詳細的飲食計劃,並根據她們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例如,乳腺發炎的產婦需要食用偏涼的食物來平衡體質,而不是盲目強調「坐月不能吃涼的」。這樣的細緻處理,才能真正幫助媽媽恢復健康,順利哺乳。

像偵探一樣找出問題根源
催乳師的工作遠不止於簡單的按摩。Angel老師形容,催乳師彷彿是「偵探」,需要從媽媽的飲食、姿勢、環境等方方面面尋找問題的根源。例如,如果媽媽出現乳腺堵塞或發炎,紅棗等溫熱性食物便需要暫時避免,待乳腺通暢後再恢復食用。
同時,她提到食物的選擇非常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影響乳汁的質量與分泌。催乳師不僅要調整媽媽的飲食,還需配合疏通乳腺的按摩技術,內外結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姿勢與設備的重要性
Angel老師特別提到餵奶姿勢對媽媽和嬰兒的影響。她指出,許多產婦因為不正確的餵奶姿勢導致乳頭破損,甚至乳腺受損。她強調,餵奶時媽媽的坐姿、手臂的支撐,以及嬰兒的吸吮角度都需要精確調整。這些細節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哺乳成功的關鍵。
此外,Angel老師還提到哺乳設備的選擇,尤其是泵奶器的尺寸。許多媽媽因選擇了不合適的泵奶器,導致乳汁無法完全排出,進而引發乳腺問題。她提醒媽媽們,胸部的大小與泵奶器的喇叭尺寸需要匹配,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細心指導是關鍵
Angel老師指出,現代媽媽在母乳餵養中常常存在許多誤區。例如,許多媽媽只讓嬰兒喝到“前奶”(含水分較多),而忽略了“後奶”(含脂肪較多)。這導致嬰兒很快就餓,難以達到足夠的營養平衡。同時,媽媽的乳腺因未能排空後奶而容易發炎。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Angel老師會逐一教導媽媽們正確的餵奶方式,包括哺乳的時間、頻率以及姿勢等。她強調,哺乳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技巧的過程,而不是「嬰兒哭了就隨便應付」的簡單行為。

專業與耐心
Angel老師在訪談中透露,許多媽媽在產後因為缺乏經驗和耐性,容易陷入各種誤區。她深知,僅憑幾天的催乳服務,無法完全解答所有媽媽的疑問。因此,她始終秉持細心和專業的態度,耐心地向媽媽們講解每一個細節,從飲食到設備,再到餵奶的姿勢,事無巨細。
這份專業與耐心,正是Angel老師多年來深受信賴的原因。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新手媽媽擁有自信,度過更輕鬆、愉快的產後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