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件終身都值得追求的事。這句話,對於創玩空間的陳志華(Johnny)來說,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他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寫照。

用「玩」開啟學習之門
Johnny和拍檔Michael來自不同年代,卻因為同樣相信「終身學習」而走在一起。在這個AI迅速改變世界、人人都談論轉型的年代,他們反思:與其不斷告訴人「將來會更好」,倒不如實實在在地去陪伴、去學習。
對Johnny來說,持續學習才是面對未來唯一的出路。他們不相信只有年輕人才需要學習,也不覺得學習一定要很嚴肅,相反,「玩」本身就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所以,他們的項目設計,不管是給中學生、復康者,還是NGO的工作人員,都加入了「玩」與「互動」的元素。

服務社區,重拾故事與人情
Johnny和Michael最初以「游擊」形式,為不同NGO和社區小組提供協助。無論是義務設計服務、協助規劃,還是陪伴他們聊天,他們都樂於其中。他們特別關心社會中被忽略的小形NGO,例如精神復康者相關團體。這些機構資源有限,但需要更多創新支持。
有次,他們設計了「I-am-Back」,回收社會上閒置的LEGO,邀請復康者一起整理、清潔。過程中,不只是一份工作或訓練,更是一場自信與成長的旅程。Johnny笑言:「我們叫I am back,不只是LEGO回來了,更希望復康者也能回到社會、回到自己的舞台。」

成就感來自人與人的連結
很多朋友問Johnny:「值得嗎?」他總是堅定回答:「值得。」
他們與NGO合作時,從不計較收費,反而鼓勵對方:「一齊坐下來傾下,看看可以做什麼。」有預算就做多一點,沒預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建立信任與合作,讓好點子真正落地。

不同年齡,都是學習的開始
Johnny深信,終身學習不分年齡。無論是青少年、中年人還是長者,學習都能帶來快樂和活力。
他們為中學生設計生涯規劃活動,鼓勵年輕人用手、用腦、用心去經歷和思考。「其實沒有人能給年輕人一條現成出路,但我們可以陪他們探索更多可能。」
對長者,他同樣認為學習是保持快樂和健康的關鍵。「學習讓人生一直有新鮮感,不會因為年紀而停下來。」

「玩」是正能量的源頭
Johnny和Michael一直以來都保持正面。即使偶有挫折,他們也當作是一次實驗、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喜歡玩,也相信玩能帶來正能量。」
他們相信,只有不斷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應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持續前行,讓故事延續
資源有限,困難自然不少,Johnny坦言,有時的確會感到迷惘或遇上挫折。但他和拍檔一直相信,只要有人願意同行、一起嘗試,就值得繼續走下去。「我們不是為了賺錢而堅持,其實最開心的是在過程中遇到有心人,彼此建立信任,發掘更多可能性。這些連結和經歷,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