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仍有人用十年磨一劍,堅持信念、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歐錦豪先生(人稱三Sir)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宏大的口號,卻在每一個選擇、每一次轉變中,流露出一份真誠與執著。

從魔術師到領導者:想做的,不止是表演
三Sir的起點是魔術。他笑說自己「什麼都做過」,從魔術表演、導演、活動策劃到氣球藝術,甚至還曾開過劇本公司與餐廳。這些經歷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一個「引擎」不斷尋求突破的過程。
在與表演者、技術人員的合作中,他深深體會到一件事:經驗,不代表能變通。「我不是要一個經驗用十年的人,我要的是十年經驗的人。」這句話道盡了他對團隊的期望,也揭示了他對創作合作的嚴格態度。






從困境中找到可能:疫情下的重新定位
疫情來襲,許多計劃被迫暫停,甚至餐廳也差點撐不下去。但三Sir沒有放棄,他反而把焦點轉回從前「不太賣力」經營的非牟利機構——融樹頭。
融樹頭一開始只是為了「不影響品牌」而設,專門處理免費或低收入群體的需求。沒想到,在最困難的時候,這個「備胎」成了新的可能。他說:「同一班人,同一套資源,只是身份不同,做的事一樣。」這份彈性與實幹,不單讓他度過難關,更把理想一步步落實。


社企之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平衡
三Sir不諱言,做社企是辛苦的。一邊要自負盈虧,一邊又想幫助更多人,往往進退兩難。但他沒有放棄,反而越做越多,甚至開始註冊慈善團體,爭取更多資助。
「你要別人認真對待你,你先要對自己認真。」他為團隊申請合法註冊、設立清晰的組織架構,就為了讓團隊可以更長遠地發展下去。


魔術主題餐廳:現實的挑戰,理想的延續
即使經歷過疫情的重擊,他仍堅持經營魔術主題餐廳「Hands」。這不只是為了生計,也是延續夢想的一種方式。餐廳裡有駐場魔術師、有手工啤酒、有小型演出——他把活動策劃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讓每一個來客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體驗。
「你現在才是最大的浪潮。」三Sir形容如今的挑戰比疫情時的生意更難做。但他沒有退縮,反而更堅定,要把魔術、藝術與社會價值融合起來。

熱血未冷,故事未完
三Sir的故事,不是那種一飛沖天的成功傳奇,而是一步一腳印的生命實錄。他用十年的時間,試過、跌過、痛過,但從未停下。從魔術師到社企創辦人,他不斷問自己:「還可以怎樣幫人?還可以怎樣做好?」
在這個多變的社會裡,三Sir的堅持提醒了我們,真正的成功,不是做多少事,而是你能否記得初心,並且願意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