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非洲鼓樂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表演形式,更成為一種嶄新的教育與企業培訓工具。梁肇祺先生,作為亞洲首位全面應用非洲鼓樂於企業培訓及教育工作的華人,已帶領數百家跨國企業與工商團體參與非洲鼓樂工作坊,將這種節奏性的藝術帶入不同領域,並賦予其更深層次的價值。

從興趣到使命|非洲鼓樂教育的推廣
梁先生現時積極推廣非洲鼓樂教育,他不僅在香港教育學院為在職教師舉辦體驗工作坊,還接受電視台、電台及雜誌的訪問,帶領非洲鼓樂表演活動,並編撰教材,致力於研發適合亞洲人使用的非洲鼓及傳統非洲樂器。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0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士,包括社工、教師、教育學院講師、醫生及音樂治療師等,完成了他所教授的非洲鼓樂導師專訓課程。
「當開始玩非洲鼓時,你會發現它的發展空間極大,可塑性很高,能夠隨著時代變遷而發展出嶄新的應用方式。」梁先生笑著說,這項技藝不僅僅是敲擊樂器,更是一門結合設計、科技與工藝的創新藝術。

非洲鼓樂與認知障礙治療的突破
梁先生的創新精神不僅停留在音樂教育領域,他更將非洲鼓樂應用於醫療與社會福利範疇。2024年,他的團隊成功入選由北京師範大學(暨公益)研究學院主辦的全國性醫養結合創新項目,並進入全國前25強,成為香港唯一入選的項目。該計劃研究如何以非藥物方式,透過非洲鼓樂治療認知障礙症患者,並於順德一間五星級養老中心進行試點。
「這些退休的高級幹部與軍人,很多已經進入認知障礙的中期階段,平時缺乏表情,也沒有太多活動。但當我們帶著非洲鼓樂來到時,他們卻變得興奮起來,期待我們的到來。每次活動結束後,他們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課程,這種期待感對於長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梁先生分享道。
這些活動不僅讓長者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也在身體上帶來正面的影響。透過敲擊鼓面,他們的手部、肩膀關節都能得到適度的運動,這種簡單的動作卻對於維持血液循環及關節靈活性有顯著的幫助。

AI智能鼓|科技與音樂的融合
在長期的實踐與研究過程中,梁先生發現許多長者因行動不便,無法輕易使用傳統的非洲鼓。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設計一款適合長者使用的非洲鼓。經過多次研發與測試,一款名為「Ai djembe」的智能非洲鼓誕生了,這款鼓既是傳統非洲鼓的現代版本,又蘊含了科技元素。
「djembe本來是非洲鼓的一種名稱,但它的發音又與普通話的『煎餅』相似,因此我們也稱它為『AI 煎餅』。」梁先生笑著說。這款智能手鼓以環保材料製成,並配備電子感應器與AI技術,能夠偵測使用者的力度、手部協調性,並透過藍牙技術連接至手機或電視,讓使用者能夠視覺化地看到自己的敲擊節奏,甚至可以進行線上互動演奏。
這項創新產品已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健康學堂合作,透過大數據分析收集長者的運動與情緒數據,進一步研究音樂療法對於認知障礙症的影響。同時,這款智能鼓也能夠加入遊戲元素,例如設計一隻虛擬的鴕鳥與使用者同步敲擊,增加趣味性與互動性,鼓勵長者持續參與。
「我們不希望這只是一個單純的樂器,而是一個能夠連結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工具。長者可以在線上分享自己的演奏成果,甚至與他人一起敲擊,減少孤獨感,這是我們最希望達成的目標。」

展望未來|非洲鼓樂的無限可能
梁肇祺先生的「Ai djembe」目前正在進行最後階段的測試,預計在五至六個月內正式推出。他的團隊計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智慧科技與長者健康展覽中發表這項創新產品,並藉此機會推廣至更多醫療與護理機構。
「我們希望這不只是香港的項目,而是能夠普及至整個亞洲,甚至全球。讓更多人透過非洲鼓樂找到快樂、療癒與希望。」
在梁先生的帶領下,非洲鼓樂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傳統樂器,更成為一種跨越文化、結合科技、並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創新工具。
未來,這場由節奏帶動的革命,將如何改變世界?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a-journey-combining-music-therapy-and-technology/。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