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座繁忙的城市裡,有人選擇默默耕耘,把一間間教會變成社區的祝福之地。他不追求標榜成就,也不強調人數和規模,而是堅持一個理念——讓信仰落地,讓愛有形,讓每個人都可以「動起來」。這,就是Angus Fung的故事。

信仰不只是聚會,而是服侍
Angus是一位基督徒,一直積極參與教會事工。他所帶領的教會並不巨大,卻充滿活力。多年來,他深信教會不應只限於週末的崇拜,而應該成為「社區的手和腳」。
「我唔想教會只做堂會的事,我想做神要我哋做的事。」Angus語重心長地說。於是,他開始推動教會走進社區,探訪基層、派飯、關心長者、服務少數族裔,甚至鼓勵兒童和長者也參與服侍。

從一變多,從內變外——創新的教會構想
基於更好管理教會,Angus堂會獨立註冊,讓每一間教會都能更靈活、更貼地地運作。他並不追求「一間好大」的堂會,而是希望每個地方都有「生命的燈塔」。
他說:「我不是想做牛頭角最興旺嘅教會,我想做有生命、有影響力的教會。」這種去中心化的思維,讓他可以因應不同社區的需要,靈活地提供服務。
服侍,是一場全員參與的運動
Angus最大的喜悅之一,是見到弟兄姊妹主動參與服侍。他分享自己動員教會會友探訪基層家庭,「第一次去有三十幾人,第二次都廿幾人,真係爆場!」他笑說,連合作的機構都驚訝教會這麼多人願意參與。
這份動力不只來自號召,更來自一份真誠的以身作則。「我不是逼人,我希望大家都試一次,睇下點樣去關心人,唔一定做得好多,但係最緊要肯郁。」

共贏的場地共享,讓社區受惠
Angus特別提到,教會的地方並非只屬於自己使用。他主動開放場地給社區團體使用,無論是派飯、活動、甚至是少數族裔的乒乓波聚會,他都樂意支持。「冷氣費、清潔費都不緊要,這是奉獻及祝福人。」
這種共贏的思維,也吸引了其他教會合作。他鼓勵不同堂會參與社區服務,不問歸屬,只有一個目標——讓更多人得著關心與愛。
教會不只是信仰中心,更是社區的動力引擎
Angus強調,服侍的對象不限於信徒。他關心的是人——無論背景、語言或信仰。他提到,曾有南亞裔家庭使用教會場地活動,他歡迎之至:「你來到香港,就歡迎你。」
他的理念簡單卻深刻:不是收生,不是入會,而是真誠去關心。這樣的信仰態度,也讓更多人願意接觸教會,甚至有基層人士因而信主。

初心不變,讓愛的種子發芽
當被問到初心,Angus語氣平靜卻堅定:「我想社會見到教會不只是講道。」他希望透過一個個簡單的行動,傳遞教會的溫度與關懷。
這些年,他不斷突破傳統框架,把一個個簡單的想法實踐出來,從探訪、派飯、共享空間,到跨堂會合作、兒童服侍培訓,每一步都是為了讓教會更像「人間的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