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鄔麗霞:用桌遊點亮孩子的心與未來

從最初對韓國教育模式的一份好奇,到今天走在支援SEN孩子的前線,鄔麗霞姑娘用桌遊打開孩子的心,也為他們的人生點起一盞盞溫暖的燈。這段旅程,不是策略經營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場以愛為本的堅持。

從最初對韓國教育模式的一份好奇,到今天走在支援SEN孩子的前線,鄔麗霞姑娘用桌遊打開孩子的心,也為他們的人生點起一盞盞溫暖的燈。這段旅程,不是策略經營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場以愛為本的堅持。

一場對話,開啟一段跨國教育旅程

鄔姑娘從沒想過,自己人生的轉變,竟會源自一次偶然的對話。那天,她在書展聽見兩位出版界的前輩低聲談論著行業的困境:「很多人都離開了,有的移民了,有的放棄了,留下來的,也撐得很辛苦。」那一刻,這些話語雖然不是對她說的,卻像是一道無聲的撞擊,讓她開始深思——如果本地的環境越來越窄,是否應該嘗試走出去,尋找新的方向?

她腦海中浮現的,是自己一直以來對韓國教育的好奇與熱情。她略懂韓文,也早就留意到當地在遊戲化教學上的發展。於是,當疫情一解封,她毫不猶豫地訂下機票飛往韓國,帶著一份禮物,也帶著一份單純的初心——想看看,能否把那邊的教育理念,帶回香港,為本地的孩子打開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韓國之行並不如想像中順利,起初她聯絡的協會沒有回應,但她沒有放棄,反而翻查名單,逐間公司聯絡。最終,她來到位於首爾蠶室區的一間桌遊教育公司,成功建立合作關係,並成為香港首批獲得韓國桌遊教育認證的講師之一。

這段經歷,不只是一次單純的學習之旅,更成為她日後推動桌遊教育、服務SEN孩子的起點。

從最初對韓國教育模式的一份好奇,到今天走在支援SEN孩子的前線,鄔麗霞姑娘用桌遊打開孩子的心,也為他們的人生點起一盞盞溫暖的燈。這段旅程,不是策略經營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場以愛為本的堅持。

遊戲不是玩樂,是學習的橋樑

「我從小就不喜歡死板的學習方式,學習應該是好玩的!」鄔姑娘一直相信,遊戲是連接孩子心靈的鑰匙。她引入韓國及德國的桌遊教育模式,希望讓SEN孩子也能感受學習的樂趣。

她強調,開心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如果你要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死背乘數表,他們真的很辛苦。但如果你讓他們邊玩邊學,他們不但記得快,還會主動幫助其他人記。」她笑說,有時候會讓孩子選擇:「你想做工作紙,還是和我玩遊戲?」答案總是後者。

從最初對韓國教育模式的一份好奇,到今天走在支援SEN孩子的前線,鄔麗霞姑娘用桌遊打開孩子的心,也為他們的人生點起一盞盞溫暖的燈。這段旅程,不是策略經營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場以愛為本的堅持。

愛,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鄔姑娘在大埔經營一間SEN事工活動中心,主要為SEN家庭提供支援。她坦言,這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我有15個課託學生,其中5個是拿資助的,甚至有一個是全免的。這些資助全部來自我自己收入。」她感激有一群老師願意同行,一起用有限的資源做出無限的關懷。

她提到:「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所以不可以取笑別人,要互相幫忙。而且就算讀書成績差,也要有禮貌和勤力。」這樣的價值觀,貫穿在她教學的每一課、每一個遊戲、每一個擁抱裡。

商業與慈善之間,找到可持續的平衡

鄔姑娘坦言,過去她對「做生意」有抗拒,但後來她明白,要讓理念走得遠,必須有穩健的經濟基礎:「你幫人之前,先要自己站得穩。」因此,她開始以公司名義接教學工作,將收入支持中心的營運。她也希望未來能把這一套遊戲化學習模式帶入學校課室:「讓孩子們在課室裡開心地學會知識、學會合作、學會尊重。」

從最初對韓國教育模式的一份好奇,到今天走在支援SEN孩子的前線,鄔麗霞姑娘用桌遊打開孩子的心,也為他們的人生點起一盞盞溫暖的燈。這段旅程,不是策略經營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場以愛為本的堅持。

有愛,就有路

走到今天,鄔姑娘不是靠背景,也不是靠資源,而是靠一份「心口只有一個勇字」的信念,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她坦言,年輕時的自己總是「只管衝」,無論多難都一頭栽進去。但經歷過風浪後,她漸漸明白,真正能走得遠的,是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這條路走得很慢,也很辛苦,但當我看到孩子們的眼睛再次發亮,我就知道,我走對了。」她這樣說。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