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碼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商業模式正被迅速顛覆,無論是購物、營銷還是企業運營,都已進入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近日,我們專訪了亞太新經濟文化總會副會長李盛康先生,他從創業者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數碼轉型的必要性與挑戰,並分享了他對香港企業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

從資訊平台到全方位體驗:科技重塑商業生態
隨著科技的進步,商業世界的形態早已今非昔比。李盛康指出,從最初的資訊平台到如今的雙向互動,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等技術的加入,讓消費者的體驗變得前所未有的豐富。他舉例說,現在消費者只需拍一張照片,就可以在平台上快速找到所需的商品,甚至進行價格比較,購物效率大大提升。
「現在的購物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以往。」李盛康強調,現代消費者越來越依賴線上平台,而商家的營運模式也必須作出調整。「不再只是單純依賴實體店的時代,線上線下結合才是未來的趨勢。」
內地市場的強勢崛起:數據的力量不容忽視
訪談中,李盛康特別提到內地市場的優勢。他分享了一個對比鮮明的例子:在內地,一款翻譯筆僅需六週就能在線上平台售出40萬支,而在香港,透過全港約300家文具店,一年內的銷量僅為3萬支。這樣巨大的市場差距,充分體現了內地電商的規模效應以及數據驅動的威力。
「這樣的差距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內地可以做到,而香港卻難以匹敵?」李盛康認為,香港的商家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快速融入互聯網時代,否則市場將被他人搶佔。「在互聯網的世界裡,速度就是一切,誰更快,誰就能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政策支持與資源整合:創業門檻降低,機遇無限
除了市場環境的變化,李盛康也提到香港創業者面臨的機遇。「其實香港有很多資助計劃,也有完善的支持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起步。」他表示,無論是開公司、開銀行戶口,還是建立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現在的操作流程已經大幅簡化,創業門檻比以往更低。
「如果現在還不抓緊這個機會,實在是太可惜了。」李盛康坦言,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創業者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快速行動,善於利用政策和資源,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互聯網的市場潛力:獨特與性價比成為關鍵
最後,李盛康談到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性。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市場機會無窮,但要真正站穩腳跟,產品必須具備獨特性和高性價比。「只要你的產品有足夠的吸引力,並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在互聯網的市場中就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結語:加速數字化轉型,迎接商業新時代
面對數字化浪潮,香港企業和創業者需要快速適應,擁抱互聯網和科技帶來的機遇。正如李盛康所言,「越快進入,越快勾勢」,唯有行動迅速,才能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
未來已來,行動才是關鍵。希望香港的創業者能以智慧和勇氣,迎接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字化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