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節奏急促、壓力沉重的城市裡,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出口。對於Gymer Factory楊志賢教練(賢教練)來說,他的出口是泰拳,一條意想不到卻改變了人生的路。

從設計枱走進拳館
賢教練笑著回憶自己過往是做Graphic Designer。長年累月的設計工作,讓他感到壓力山大,身心俱疲,於是他開始尋找一種能釋放壓力的方法。偶然之下,他看到一位舊同事在學泰拳,心想:「不如試試?」就這樣,他踏入了泰拳的世界。
起初並不是為了減肥或比賽,只是想減壓,然而,這場看似隨意的嘗試,卻成了一段長跑的起點。

痛著堅持,汗水換來內外轉變
「我本身沒有運動習慣,年紀又大,初學真的很辛苦。」賢教練坦言,剛開始學泰拳時,每上一課都痛幾天,但他堅持每週兩課,痛著也要上。他發現,每次運動後,心情都會變得輕鬆,情緒也穩定了。
「香港人最大的病,不是癌,是情緒病。」運動未必能解決問題,但卻能幫助我們面對問題。隨著身體逐漸適應訓練,他開始接觸更多體能訓練——跑步、心肺鍛鍊、甚至肌力訓練。他笑說:「我以前最怕跑步,但現在跑山也不是難事了。」

從學員到教練,再到創業之路
幾年後,他不僅考取了健身教練和泰拳教練牌,更踏出一步,決定自己開館。2019年尾,他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拳館。豈料好景不常,2020年初疫情爆發,一開業就要停業,之後更是經歷了反覆的關門與重啟。
「我們不是沒有其他選擇,但就是不願放棄。」儘管有段時間連租金也差點付不起,但他咬緊牙關捱了下來。靠的,不是生意頭腦,而是從運動中學會的堅毅不屈。

健康不是瘦,而是活出力量
賢教練一直強調,他不是要把每個人都訓練成拳擊手或健美運動員,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家建立基本的自保能力與健康體魄。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是健康,但其實瘦不等於健康。」他主張以正確的方式運動、配合飲食,才是長遠之計。他也希望把運動變得更親民,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一種人人都能接觸的生活方式。

運動教會我的事
賢教練分享,自己並不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能夠堅持到今天,全靠在運動中學會的精神——堅持、耐性、與願意面對困難的勇氣。
「其實我不知道未來生意能不能撐下去,但我知道,無論有多少困難,我都會走下去。」他說得堅定。
這份由心出發的熱誠,正是這個城市最需要的能量。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堅持,都是他送給這個社會的正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