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界深耕多年的唐淑儀校長,是許多家長與孩子心中的溫暖存在。她不僅是學校的領航人,也是一位母親、一位女兒。走進她的故事,你會發現支撐她走過歲月風雨的,不只是對教育的熱愛,還有背後默默支持她的家人。

家人的支持,是我無後顧之憂的力量
「我很幸運,一直以來家人都支持我從事教育工作。」唐校長談起過去,語氣中帶著一份感恩。年輕時的她,正值社會打拼年代,「每個人都在供樓,壓力真的很大,不做就不行。」但即便如此,她從未感到孤單,因為家人總在她身後。
她的媽媽不僅照顧家庭,還幫忙照顧女兒,讓她能安心投入工作。「媽媽煮飯、照顧小孩,女兒也很乖,真的幫了我很多。」她笑著說,這份家庭的後盾,是她在教育現場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獨立,是從生活中培養出來的
在唐校長的眼中,教育並不只是在學校,而是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她的女兒自小就學會自律與獨立。「她小時候要默書,我錄音給她,她自己聽、自己寫。那時我還要繼續進修,因為教育局制度改了,要進修才能繼續做老師。」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她坦言無法全心陪伴孩子,但女兒卻靠著自己的方法,一步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如今,女兒已長大成人,選擇了社工這條路。唐校長說:「她從中學開始就說要做社工,我們也沒反對,讓她自由選擇。現在她真的做社工了,也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

默默耕耘,是最深的家庭教育
雖然唐校長沒有刻意灌輸孩子什麼道理,但從小耳濡目染,她的堅持、她的愛,早已在孩子心中種下了種子。「她讀書時也來學校幫忙做義工、參加活動,後來去上興趣班、做兼職,努力完成學業。」這些生活中的點滴,成就了今天那位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年輕社工。

教育的延續,是一種生命的傳承
唐校長從不強求孩子走她的路,但孩子卻在她的影響下,選擇了同樣需要愛與耐心的服務業。「做社工辛苦,但她選擇了,我們就支持她。」她說到這裡,眼神中有著一份欣慰與驕傲。
「未來幾十年,她都會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吧。」這句話,不只是對女兒的期許,更像是一位教育者對未來社會的祝願。
在唐淑儀校長的故事裡,我們看見了家庭的力量,也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她用一生的堅持,默默耕耘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同時,也用愛與信任,培育出一位走在自己選擇之路上的女兒。這就是教育最動人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