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次都能直走,有時轉一個彎,反而看見新的風景。」疫情那幾年,很多人的生活都停了下來。工作少了、演出取消了、拍攝延期了,整個演藝圈像被按下暫停鍵。但祈峯沒有停。他選擇轉彎。這條路不是他預計的,但他走得踏實,也走出了新的方向。

疫情來臨,人生要轉彎
當演藝工作突然中斷,祈峯沒有抱怨。他知道,這是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的時刻。「當時真的什麼都停了,拍戲沒了,教學也不能實體上課。我知道不能等,只能轉。」於是,他開始做一件從沒想過自己會做的事——當麵包師傅。
凌晨烘焙,學會耐心與節奏
祈峯進入一家麵包工房,凌晨三四點就要開工,推麵粉、搓麵團、送焗爐、包裝出爐,一整天下來體力消耗非常大。「那段時間很辛苦,但也很踏實。因為你知道自己每天有事做,有成果出來。」他說,做麵包就像做人一樣——要有時間、要經過發酵、要慢慢來,急不來。「我在麵包房學會了節奏,也學會了安靜地工作,不急著求結果。」
這段經歷改變了他對「等待」的看法。他不再只是等演出機會,而是開始思考:「我還能做什麼?我還想做什麼?」

從攝影,到重新看見世界
除了做麵包,他也曾參與廣告、MV、宣傳片的拍攝現場,在現場打燈、換鏡頭、搬器材與場地佈置。「我本來就喜歡影像,但這次是從另一個角度重新接觸。那種從鏡頭後面觀察世界的感覺,讓我想起自己為什麼會被影像吸引。」
這段經歷讓他重新拾起了對菲林攝影的興趣。拍得多了,他開始思考如何將菲林照片作為創作的一部分,成為表達想法與情感的工具。「有時候你以為自己走遠了,其實是在繞一圈回到最初的心。」他這麼說。

改變不是放棄,是另一種成長
疫情期間,祈峯沒有做太多演出,但他做了很多「看不到」的工作。這些工作可能沒有掌聲,沒有舞台,但讓他變得更穩、更堅定。「我沒有放棄,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繼續生活,也繼續準備。」他說,香港很多年輕人都在擔心未來、懷疑自己是否選錯路。但他想說的是:「路不一定要直行才算對,繞過一點也可以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這些年,他看見自己的改變——不再急、不再怕停下來,反而懂得在等待中觀察,在轉變中成長。


準備好了,再出發
轉行不是離開夢想,而是為夢想重新充電。現在的祈峯,回到創作現場,開始寫劇本、拍紀錄片、教戲劇,也接演出。他用過去那段「看似離開主線」的日子,換來了更多理解與更實在的力量。
「我不再害怕沒有工作,因為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應對,也有方向。」

結語:轉彎不是失敗,是前進的另一種方式
祈峯的故事告訴我們:當路走不下去時,不一定要硬衝。轉一個彎,也可以走得更遠。他沒有因為低谷而停下創作,反而把生活過成了養分,把經歷變成了故事。
「每一次轉變,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樣的祈峯,走得踏實,也走得安靜有力。他不急著跑在最前面,但每一步,都走得真實而清晰。他的創作路,還在繼續。下一站,是他自己開始的作品——真正屬於他自己的聲音與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