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與表演的世界裡,年齡從來不是限制。資深導演梁日田多年來深耕社區戲劇,近年更與一群老友記攜手,透過演讀劇場,開啟人生下半場的創作旅程。他們用戲劇說故事,也用真情說人生。
今年11月,梁導演與【明愛安老服務】旗下的「智好戲劇團」將呈獻一場別具意義的演出《銀齡演讀劇場》。由50歲或以上、熱愛戲劇的團員組成,他們將帶來三齣風格迥異、內容深刻的演讀劇,邀請觀眾一同走進歷史、生命與關愛的故事世界。

老友記演員 × 真情演出 × 社會關懷
這次的演出共四場,將於2025年11月8日至9日,在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舉行。三齣劇目各具特色與深意:

🌟《春禧・錯夢》
故事設定在1920年代的香港上流社會,圍繞兩對夫婦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劇中融合了鬧劇元素,既荒誕又熱鬧,令人會心微笑之餘,也讓觀眾反思情感與階級的糾纏。
🌟《小城・四道人生》
以「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為主題,講述一位女子在婚後因難產離世,卻執意重返人間,回到十二歲生日那天的故事。這齣劇帶領觀眾穿梭生死之間,思索生命的意義與情感的重量。
🌟《認知劇場》
改編自真實故事,透過演讀、獨白、歌唱與互動元素,展現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日常與心聲。劇中不僅呈現病患的真實處境,也致敬每一位默默付出的照顧者,傳遞支持與理解。

為什麼選擇演讀劇場?
梁導演指出,演讀劇場是一種更適合長者參與的戲劇形式。演員可手持劇本演出,減少背誦負擔,卻不減表演的感染力。這形式不僅讓更多老友記能自在參與,也讓戲劇活動得以深入社區、延續創作。
「這些演員雖然不是專業出身,但他們的真誠與努力,常常令觀眾動容。他們不是在演戲,而是在分享人生。」梁導演說。
劇團成員之一甚至年近九十歲,卻依然活躍於排練與演出之中,證明熱愛與創意,從不隨年齡而退場。

劇場,是第二人生的起點
「銀齡演讀劇場」的出現,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一場生命實踐。對演員來說,這是一次自我實現;對觀眾而言,則是一場溫柔有力的社會對話。透過戲劇,這些金齡演員走進社區、走上舞台、走進人心。他們不只在演故事,更在改變社會對「年長者」的想像。他們用行動證明:人生從不晚開始,舞台永遠為準備好的人而亮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