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美的力量|「易剪義」如何為長者重塑自信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或許都曾因為外貌而影響自信,甚至影響與社會的聯繫。對於長者而言,這種影響尤為深遠。義剪組織「易剪義」的創辦人袁宜聰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透過理髮、美甲、化妝和攝影等服務,讓長者重拾自信,重新走入社區,並透過書籍和回憶冊,記錄並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或許都曾因為外貌而影響自信,甚至影響與社會的聯繫。對於長者而言,這種影響尤為深遠。義剪組織「易剪義」的創辦人袁宜聰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透過理髮、美甲、化妝和攝影等服務,讓長者重拾自信,重新走入社區,並透過書籍和回憶冊,記錄並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

美,不受年齡限制

袁宜聰先生在訪問中分享,他曾在社創基金支持下,並出版了一本以銀髮族為主題的書籍《萬歲漫慢碎~銀髮髮型書》,探討長者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對美的想法。他發現,許多長者並非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而是缺乏機會和途徑去改變。他們或是不善於表達,或是覺得自己沒有選擇。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易剪義」將理髮、化妝、攝影、甚至美甲結合在一起,為長者打造全新的造型體驗。這不僅僅是一場外貌的改變,更是一種心理上的重塑。長者們在看到自己的新形象後,往往會驚訝於自己的改變,甚至願意嘗試更大膽的造型,擁抱時尚與潮流。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或許都曾因為外貌而影響自信,甚至影響與社會的聯繫。對於長者而言,這種影響尤為深遠。義剪組織「易剪義」的創辦人袁宜聰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透過理髮、美甲、化妝和攝影等服務,讓長者重拾自信,重新走入社區,並透過書籍和回憶冊,記錄並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

從「不敢照鏡子」到「自拍分享」

疫情期間,許多長者因為長時間未整理儀容,甚至不願意與家人進行視訊通話。「我試過聽到一個真實的例子,兒子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卻說:不要啦,我很醜、頭髮很亂,不想見人。」袁先生感慨道。這種因形象而產生的自卑感,阻礙了親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讓長者更為孤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易剪義」推出了上門服務計劃「Deliver Love 髮送愛」,讓專業的髮型師、美甲師和化妝師走進長者的家中,為他們提供個人形象改造。在這個過程中,長者們不僅獲得了外貌上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願意走出家門,甚至主動與親友自拍分享自己的新形象。這種改變,不僅是一場外在的蛻變,更是一種內心的重生。

記錄生命故事|生命回憶冊

除了形象改造,「易剪義」還希望透過記錄,讓長者與親人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今年,他們將推出一本特別的生命回憶冊。這本回憶冊不僅是一本影像紀錄,更是一個情感的橋樑,讓長者與家人能夠透過文字與照片,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

「很多時候,我們有話想對家人說,卻因為害羞或習慣而沒有機會說出口。我希望透過這本回憶冊,讓他們寫下自己的感受,也讓彼此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對方。」袁先生表示。這本回憶冊將分為三個部分:過去、現在與未來,透過老照片、新造型的紀錄,以及彼此寫下的話語,讓這段情感得以永存。

讓「照顧者」也被看見

除了長者本身,「易剪義」也關注到長期照顧者的需求。許多照顧者,無論是子女、配偶還是專業護理人員,往往將所有精力放在被照顧者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他們就像行星圍繞著太陽,始終離不開軌道。」袁先生形容道。因此,「Deliver Love 髮送愛」計劃也將服務擴展至照顧者,希望透過形象改造,讓他們也能夠重新找回自我,獲得喘息與放鬆的機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或許都曾因為外貌而影響自信,甚至影響與社會的聯繫。對於長者而言,這種影響尤為深遠。義剪組織「易剪義」的創辦人袁宜聰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透過理髮、美甲、化妝和攝影等服務,讓長者重拾自信,重新走入社區,並透過書籍和回憶冊,記錄並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

總結:美是一種力量,讓人重拾自信

「易剪義」的服務不僅僅是剪髮、美甲或化妝,而是一場關於自信、尊嚴與情感交流的變革。他們透過美,讓長者重新與世界連結,讓照顧者獲得喘息,也讓家庭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袁宜聰先生的願景,不只是為長者提供美的服務,更是希望透過這個過程,改變社會對長者的看法,讓他們知道:年齡不是美的界限,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美與自信。

在未來,「易剪義」將繼續推動這個理念,讓更多長者與照顧者能夠享受到這份來自「美」的力量,讓每個人都能以最自信的姿態,迎接人生的每個階段。

延伸閱讀

楊志賢:從泰拳出發,鍛鍊的不只是身體

走進 Gymer Factory,你或許會被激烈的拳擊聲吸引,但真正讓人留下印象的,是楊志賢教練(賢教練)對「體能」與「健康」的深刻理解。他不僅是一名泰拳教練,更是一位堅信全面訓練才能改變人生的實踐者。

蔡銘理:用親身經歷寫出真實教育路

蔡銘理Benny (笨泥爸爸),一個在親子與兒童傳媒界深耕多年的資深創作人,也許不少家長都曾讀過他的專欄、聽過他的分享,但他最真實的教育故事,其實來自他與兒子一步一腳印的成長旅程。

馮綺雲主席|一場笑聲裡的覺醒,走進被遺忘的聽障世界...

在一次看似平凡的社區飯局上,聾人節委員會主席馮綺雲Antonia意外被一群笑聲不斷的聽障人士深深觸動。那場沒有聲音卻充滿溫度的相遇,成為她走進聽障人士世界的契機。從學習手語、舉辦藝術活動,到推動共融平台,她用行動回應一個簡單卻充滿力量的信念: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與看見。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