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同心送暖|為宏福苑居民編織希望

合辦機構:樂齡薈、牛頭角基督徒信望愛堂、紫荊社、同悅

2025年11月26日,大埔宏福苑發生香港近代歷史上極為嚴重的五級火警。起火位置為宏昌閣外牆的棚架,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波及整個屋苑多幢住宅大樓。這場災難牽動全城關注,社區內外紛紛響應。由樂齡薈發起,聯同牛頭角基督徒信望愛堂、紫荊社及同悅合辦的「義織頸巾行動」,正是其中一個希望的回應,邀請全港市民共同編織溫暖,送到災後居民手中。

截至11月27日下午,已確認有55人不幸喪生,66人受傷,另有279人仍然失聯,社區陷入深切哀痛之中。更令人痛心的是,有前線消防員在救援期間英勇殉職,為保護市民生命而付出寶貴代價。

這場火警不僅是大埔區的創傷,更是香港自1962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住宅火災,對整個城市造成深遠影響。至今,火警現場仍在封鎖中,數百名居民無法返回家園,只能在街頭或臨時庇護中心暫避,面對寒風與不安的未來。然而,在這場災難面前,我們亦見證到香港人堅韌與互助的精神。全港市民迅速動員,無論是在物資捐贈、臨時安置、心理支援,抑或是義工服務方面,無數無名英雄挺身而出,為災民送上即時援助與溫暖關懷。

此刻,《樂齡薈》發起了「義織頸巾行動」,誠摯邀請市民一同參與。許多居民在火災中失去了住所與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禦寒衣物。對他們而言,能夠保住性命已是僥倖,但在寒冬將至的日子裡,如何保暖與重建生活,仍是迫切而現實的挑戰。

我們深信,一條親手織成的頸巾,不僅可以禦寒,更是一份來自社區的溫柔慰問,是一句「你唔係孤單」的真誠心聲。我們將透過社區網絡,把這些充滿心意的頸巾親自送到宏福苑的居民手中,讓他們在最需要的時候,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如果你懂得織頸巾,我們誠邀你成為這次行動的一份子。若你缺乏織針或毛冷,也可以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力協助。現已設立一個 WhatsApp 群組作為義織者的聯絡平台,歡迎加入,與其他參與者一同分享進度,互相鼓勵。 義織WhatsApp群組連結

如你需要毛冷或工具支援,歡迎聯絡我們的協辦單位:牛頭角信愛堂的何傳道,WhatsApp:98300624

在這個時刻,讓我們用一針一線,編織出希望與溫度。願我們的行動,能夠為災後的居民帶來一份實在的關懷,也讓這個城市再次見證人與人之間,仍然存在的溫柔與力量。這次義織行動有賴各界齊心協力,由樂齡薈、牛頭角基督徒信望愛堂、紫荊社與同悅攜手合辦,並獲得眾多志願者與社區人士支持。每一條送出的頸巾,都是這份集體溫情的結晶。

合辦機構:
樂齡薈
牛頭角基督徒信望愛堂
紫荊社
同悅

延伸閱讀

同心送暖|為宏福苑居民編織希望

2025年11月26日,大埔宏福苑發生香港近代歷史上極為嚴重的五級火警。起火位置為宏昌閣外牆的棚架,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波及整個屋苑多幢住宅大樓。這場災難牽動全城關注,社區內外紛紛響應。由樂齡薈發起,聯同牛頭角基督徒信望愛堂、紫荊社及同悅合辦的「義織頸巾行動」,正是其中一個希望的回應,邀請全港市民共同編織溫暖,送到災後居民手中。

從情緒低谷走出來的她,為下一代點亮心的智慧

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你感受到她是真的「走過來的」。周榮烜(Shirley)就是這樣的人。她談的不是人生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歷。從情緒崩潰的低谷,到站在演藝舞台上培育學童,以至在國際研討會的演講台上宣揚情緒健康,她用一種極其真摯而堅定的方式,告訴我們:情緒智慧,不是天賦,而是一種終身學以致用的力量( 研究顯示,我們每刻的狀態或效能有58%受到情緒影響。)

陳玥汐:從無夢想到願景實踐,讓守護眼睛成為社區的溫...

「以前我是一條鹹魚,沒有夢想,也沒有人問過我有什麼夢想。」陳玥汐這樣形容自己過去的狀態。她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多年,坦言當初選這條路,並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只是順著課堂、順著畢業後的方向,走著走著就成了職涯的一部分。但就在幾個月前,生命有了轉變。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