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專業導演,只是一直喜歡說故事。」麥爵閎(人稱麥導)在訪談中這樣說。他的語氣平淡,卻聽得出背後那份對創作的熱愛與堅持。從短片比賽起步,到現在同時身兼創作人、教育者與社區導師,麥導走的從來不是主流或商業化的道路,但卻一步一腳印地走出屬於自己的創作生態。

興趣起步,只為分享
麥導早期參與不少短片比賽,累積了不少拍攝與編劇經驗。「那些不是拿來賣的,只是興趣。」他說。他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記錄著這些創作與比賽,也作為一個平台,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接觸到更多本地的原創內容。
教學與互動,讓創作走進孩子與社區
除了創作,麥導也長期投身教育工作。他在ERB服務中心任教,最近更走進特殊學校,使用iPad教導學生使用繪圖App「Procreate」。他強調,不只是教技巧,而是讓孩子用雙手去感受創作的樂趣。「一隻手拿筆,一隻手點選功能,這樣的電繪製作特色,有助於提升肢體協調能力。」他補充說,透過這些數碼工具,小朋友可以創作聖誕卡、生日卡等,從中找到表達自我的方式。

中小企的好幫手,用創作精神做品牌
不只是對孩子,他也將創作思維帶進中小企業。「很多老闆其實沒有太多預算做廣告,所以我就教他們怎樣用SEO,怎樣拍片,怎樣讓人找到他們。」麥導將自己從比賽中學到的「無資源下吸引關注」的技巧,轉化成有系統的培訓內容,幫助中小企節省成本,也建立品牌。

廣東話導演的夢,是他心中的劇本
在繁忙的教學與工作之間,麥導其實一直有一個更大的夢想——讓世界多一點講廣東話的導演。「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文化,需要有人去說、去演。」這是他最想做的事,是他心中一直沒寫完的劇本。他希望透過創作、教育與分享,慢慢把這個夢想一筆一筆地畫出來。

用真誠,說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故事
麥導不是走在聚光燈下的人,卻讓人看見了創作如何深植人心,如何在現實的縫隙中開出希望的花。他的故事或許沒有大場面,但每一筆、每一句,都是對這個世界溫柔的一次叩問。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動、注意力稀缺的時代,麥爵閎提醒我們,真正能留下痕跡的,是那些不為喧鬧、只為真誠而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