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戲劇,其實我不是為了表演,而是因為我在戲劇裡,找到了一種團隊的力量,那種一班人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的精神,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溫度。」所以我喜歡話劇,不單是因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瘋追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夠與整個團隊一起展現作品魅力的那一刻,讓我真正體會到戲劇的魔力。楊志輝(Berry)總帶著一種誠懇與熱情,與他聊戲劇,總會被他的故事吸引。他不只是演員,還是一位熱心的社區文化推動者。從青年中心的一場戲劇班開始,他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人生舞台。

戲劇起點:從興趣出發,找到生命的出口
Berry 的戲劇路始於八十年代,在社區中心參加戲劇興趣班。那時剛畢業,工作單調,生活乏味,戲劇成為他的一個出口。
「其實一開始我對前台演出沒那麼大興趣,反而是後台角色: 燈光設計、舞台監督那些我更有熱情。」他曾考慮過轉行做專業舞台燈光師,但最終保留這份熱忱,繼續以業餘身份參與。

「世藝.藝區」的誕生:讓故事在社區流動
多年來的戲劇經驗,讓Berry意識到:「戲劇不應只在劇院上演,它應該走進社區,走進人心。」
於是他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Art Square」,一個以戲劇為核心的非牟利藝術平台。 初試啼聲演出後, 同盟的朋友都為自身的工作及家庭而離去… 但他仍堅持下去, 把實體的劇團放上Facebook轉型為演藝活動分享訊息及戲劇資源平台、聯絡夥伴,後來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社區藝術團體,為長者提供戲劇訓練、策劃社區演出、甚至與長者出國參與藝術節的演出, 回港自主出版紀念書籍。

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聲
Berry 特別關注中年與長者的戲劇參與。「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就不適合演戲,其實錯了。我們的劇團裡,很多成員都超過五十歲,他們不但演得精彩,還將自己的人生故事演出來。
他推動「應用劇場 」的理念,讓參與者不需死記劇本,而是透過劇場遊戲、讀劇、自我表達的方式感受戲劇的力量。他曾與長者共創演出關於職業生涯、與家人生活片段的短劇,也曾帶著劇團走進學校、安老院,讓社區真正感受到藝術的溫度。

從香港走到法國:一群人的堅持與熱情
最瘋狂的一次,是他與五位劇社同學自發籌備、自己買機票、安排食宿,遠赴法國參加了「亞維儂藝術節」——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戲劇盛會之一。「我們就是這麼瘋狂,靠自己演出了兩場,完成一個夢想。」
這段經歷,後來還被他們寫成一本紀念冊,記錄那段「自己人做自己戲」的熱血旅程。

戲劇的魅力:不是表演,是團隊的魔法
Berry 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鍾情的不是戲劇表演,是那種一班人一起瘋狂着迷共事的感覺。」
戲劇,對他來說,是重新找回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方式。他享受找場地、找人、找道具、宣傳、製作的過程,也享受在社區裡看見戲劇帶來改變的可能。
「我們不是專業演員,但我們有故事、有熱情、有團隊,這就夠了。」

讓戲劇成為社會的共鳴器
Berry 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戲劇不只是燈光舞台上的演出,它可以是街角一場分享、是一群長者的笑聲、是一趟法國旅程中的堅持,更是一種「相信故事能改變人心」的信念。
他正在做的,正是一件簡單卻有力量的事:讓每個人都能在戲劇裡,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