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專訪
加入社群
預約專訪
WhatsApp社群

賴積加:用藝術與真誠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速成的時代,很少人願意放慢腳步去思考「價值」這件事。藝術家兼創作者賴積加(Jessica Lai)就是這樣一位少數人,她不單在畫布上細膩地刻劃出情感,也在生活中用心走每一步,追求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價值觀。

價值的衡量,不只是一個數字

「有時候你不知道你要多少錢,別人才會覺得你值錢。」這是積加在訪問中說出的一句話,簡單卻直接擊中無數創作者的心聲。她坦言,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無論是提供藝術服務、拍攝、還是參與合作計劃,價錢從來不是一件容易處理的事。她曾經也會猶豫:「這次我怎麼沒講好價錢?是不是又做虧了?」

但隨著經驗累積,她逐漸明白——價值的體現,不是來自別人給多少錢,而是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的付出。「我現在會將每一次合作,寫得清清楚楚,就像一間公司那樣去做。這不只是讓人了解流程,更是讓我學會尊重自己的專業。」她說。

從畫室到舞台,從電台到教室

積加的成長背景橫跨加港兩地。在加拿大出生的她,自小就經歷了密集的藝術訓練,從山水畫、水彩、塑膠彩,直到後來主力創作的油畫,每一次轉變都代表著她對媒介和情感表達的追尋。她笑說:「油畫對我來說像一條隧道,要慢慢走進去,才能真正看清楚裡面的世界。」

她於加拿大卑詩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 藝術系學士畢業,主修舞台設計及製作,本想做幕後設計,卻因為對表演的熱愛而走上幕前。畢業後,她參與電台錄音、廣告拍攝,甚至為了磨練中文,逐字逐句地在錄音室裡「聽自己說話」,讓聲音成為另一種創作的載體。

每一次的轉變,都是一次重生

八年前,她毅然決定離開熟悉的加拿大,獨自一人來到香港展開新生活。她說,那是一段充滿動盪的時期,「搬屋搬了十次,幾乎每年一次」,但這些經歷也讓她學會了放下、收拾、重新開始。

疫情期間,她開始教畫畫班,從實體到線上,從成人到小朋友,甚至一人對著三部鏡頭教學。雖然教學本意是為了生計,但她逐漸發現,若一件本來讓人快樂的事被迫變成任務,也會失去原本的意義。所以她開始減少教學,把更多時間放在自己的創作上。「畫畫對我來說,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我想畫自己想畫的畫,而不是完成別人要的標準。」她說。

把創作的價值,放回心裡

談到賣畫,積加坦言自己曾經抗拒。「我會想,他們買畫是為了什麼?但後來我明白,願意用心買下你創作的人,其實是在給你一份尊重。」這份轉變,讓她學會接納,也更有勇氣面對來自市場的評價。她說:「有些東西是讓我舒服的,那我就會做;錢來得自在,我也會接受。不是每件事都要變成業績,有些東西,是生命的養分。」

最真實的自己,最動人的風景

積加的故事,並不是那種一帆風順的成功模板。她的選擇、探索與掙扎,反而讓我們看見一位創作者最純粹的樣貌。她用自己的方式,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平衡;她不急於被定義,卻始終堅持做自己。在她的畫筆與話語之中,你能感受到一種溫柔的力量——那是一種來自內心的真誠,是她對生活、對藝術、也對自己的深刻承諾。

她說:「如果這個地方喜歡我,那我就留下來。」

而她留下來的,不只是人,而是一種選擇相信自己價值的勇氣,一種願意與世界同行的心。

📢 點擊加入FB專頁,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Facebook 專頁
📢 點擊加入社群,獲取最新資訊!
/ month
placeholder text
加入 WhatsApp 社群
🔒 您的電話號碼將保密。
placeholder tex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