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情緒易動的時代,我們都在尋找一種平靜,一種能讓內心安穩下來的力量。李嘉勳小姐,一位能量產品設計師,憑著對生命的敏銳觀察與深切關懷,走進了這條看似抽象卻極具實證意義的路——能量產品的創作與推廣。

從質疑出發,尋找有理據的能量
「很多人聽到能量產品,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懷疑,甚至只剩下一句『呃?』」嘉勳笑著說。她坦言,自己一開始也並非全然相信。直到她接觸到一些有科學依據的能量學派及相關的研究,發現原來有法國學者曾以科學方式證實這種能量的存在。這一發現,讓她決定深入學習,並嘗試以設計的方式將這些能量轉化為能實際應用的產品。
她的轉變,並非憑空而來。嘉勳提到,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初,西方已有學者以物理學角度研究能量的存在。法國科學家Leon Chaumery與Andre de Belizal在光色頻譜中發現一種名為「負綠」的能量,並將其細分為「橫向」與「垂直」兩種頻率。其中「橫向負綠」被認為是一種和諧的磁波頻率,對人類、動物甚至植物均有正向影響。
「那種感覺,就像你走進一座古老教堂時,突然覺得整個人靜下來,心裡充滿愛與安定。」嘉勳說。這種能量的應用並非空穴來風,橫向負綠在歐洲教堂、伊朗寺廟、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甚至美國白宮等建築中,都能發現其蹤影。這些空間之所以讓人感受到深層的平靜與靈性,很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能量頻率的設計與運用。
她補充,這種能量不僅能改善睡眠質素、穩定情緒,還有助於思維清晰,減少胡思亂想與選擇困難。她相信,當我們在混亂中走進這樣的空間,會感受到一種超越語言的啟示與安慰,而這,也正是她希望透過設計帶給人們的感受。

一隻老貓的改變,讓她更堅定
嘉勳分享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例:一隻名叫「May May」的老貓,年紀大、性格暴躁、行為異常。嘉勳想著假如這貓是個人類,她已經是位老太婆了,也不希望她在暴躁的情緒中渡過晚年的日子。因此主動送出一款她設計專用在動物上的能量產品,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May May變得安靜平穩,行為也得到舒緩。
這個改變,不只是讓她的設計理念獲得證明,也讓她明白:「不是每個動物或人都能單靠訓練或溝通來改變,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能量的中和與平衡。」
面對社會的無助,她選擇站出來
除了動物,嘉勳也注意到社會中不少人正面對精神壓力與情緒困擾。例如一位從事社工工作的客人,經常要接觸精神病患者,還會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突如其來的精神患者滋擾,在港鐵裡、街頭上,那種無助與恐懼難以言喻。
「我們不是歧視,而是有些人真的無法分辨邊界,也不懂尊重別人。」她說,「這些社工、女性、長者或孩子,都是需要被保護的。」這也是為什麼她的設計不只是為了療癒,更希望能成為一種保護,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能量盾牌。
從實證出發,突破迷思與偏見
面對市場對水晶、能量產品的質疑,嘉勳選擇用行動和實驗來證明。她會用兩杯牛奶做對照,觀察能量產品是否真的能減緩變質速度;也會記錄自己每週遇到的「異常事件」頻率,使用產品後再進行比較。「不是說用了就中六合彩,而是一些不舒服的頻率、能量真的會減少。」她強調:「能量不是玄學,而是可以量化與感受的。」她希望透過設計,讓人們在看似無助的環境中,有一點點力量可以依靠。

能量,是設計裡的溫度
嘉勳設計的產品,從來不只是商品。它們是她對人的觀察、對動物的體恤、對社會的回應。她說:「我不想只做一個漂亮的東西,我希望它真的能帶來改變。」這份初心,從她第一個為朋友設計的產品開始,到如今面對更多陌生人的需求,從未改變。她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世界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平靜,多一點同理。
在訪問的最後,嘉勳輕輕地說:「其實,只要有一個人因此而得到幫助,我就覺得這一切都值得。」這句話,也許就是她創作與堅持背後,最純粹的力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