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談中,余振榮師傅以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他如何從一位沉迷風水命數,轉而成為基督徒,並在信仰的引領下,將詠春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教學方式。這段旅程中,他的生意起伏、家庭轉變、以及疫情帶來的挑戰,都成為讓他重新思考生命重心的重要契機。

從風水到基督教:一次信仰的轉變
余師傅坦言,他曾深信風水。然而,在生意失敗、人生陷入低谷的時候,他開始質疑這些信念是否真的能為他帶來實質的幫助。
“生意做得太雜了,”他回憶道,“開了五間店:精品店、拳館,還做訂製西裝,最後根本應接不下。”從巔峰的多元經營到資金周轉不靈,他發現自己雖然賺得多,但最終卻所剩無幾。
在經歷這些挫折之後,他開始專注於精簡生活,回歸本質,“我不喜歡賺很多錢,反而想過簡單的生活。”這樣的選擇,讓他逐漸放下對物質的執著,並開始尋找精神層面的滿足。

家庭的改變:女兒與信仰的牽引
余師傅的信仰轉變,起初源於他的女兒。當時,他住在旺角,繁忙的都市生活讓孩子缺少玩耍的空間。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快樂的暑假,他安排她參加教會——救世軍中央堂舉辦的暑假活動。
“活動完畢,每次回來都很開心,還說教會的人對她很疼愛。”作為獨生女的她,感受到了一種溫暖的氛圍,這讓余師傅的妻子也開始對教會產生興趣。隨著妻子的性格也有所改變,家庭氛圍也悄然改變,這讓余師傅開始重新審視信仰的意義。
“男人總覺得自己很厲害,人定勝天,但我看到家人的改變,開始覺得或許信仰真的能帶來什麼。”他最初抱著嘗試的心態走進教會,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最終感受到信仰對他的生命影響。

詠春與信仰:兩者的結合
作為一名詠春師傅,余師傅在教會中找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原本在週日早上有教班的習慣,但當教會邀請他開設“男士班”,教授詠春時,他發現了另一種教學的可能性。
“開始時我覺得很有趣,後來發現,這些男士在一起練詠春的過程中,不僅是學習武術,更是建立了一種彼此支持的團契關係。”他將詠春的心理理念與教會的信仰價值結合,透過武術分享正面的訊息,幫助男士們在身心層面都得到提升。
即便在疫情期間,教會、長者中心及其他機構所有活動被迫暫停,余師傅依然透過網絡課程,維持與學生的聯繫。他的堅持讓一群及每一個學員在疫情的孤立中找到方向。疫情結束後,他的課程更是延伸開去,吸引了更多人參與。
以詠春傳遞信仰:教學的延續
余師傅的教學方式與眾不同。他坦言,由於自己有讀寫障礙,無法像牧師那樣引用聖經經文來說教。但他選擇以詠春的實踐為切入點,將武術中的哲學與信仰的價值觀相融合。
“我用詠春的心理理念,結合教會的說法,跟他們分享正面的訊息。”他還邀請教會中的牧師來協助分享信仰內容,而他則專注於詠春的教學,兩者相輔相成,創造出獨特的課程體驗。

結語:信仰與生命的共鳴
余振榮師傅的故事,是一段關於信仰、家庭、事業與武術的生命旅程。他從迷茫中找到方向,成為一名將詠春與信仰融為一體的導師。
這段旅程提醒我們,生命的轉折往往來自於看似微小的契機,而真正讓人感到滿足的,或許不是物質的累積,而是內心的平靜與精神的豐足。
本文版權歸同悅所有,原文鏈接:https://www.touhk.com/the-interweaving-of-faith-and-wing-chun/。歡迎轉載。